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前阵子在大明湖公园练太极,刚站完桩打拳时,旁边的老周突然收了架势,擦着额头的汗问我:“咱这把岁数练太极,到底图个啥?”
我指了指脚边飘的银杏叶,没直接答:“你看它往下落,啥时候急过?”
这话要是搁五年前,我肯定说不出来。那时候正赶上更年期,后半夜总被潮热烘醒,枕头能拧出水,白天练太极站不稳桩,打拳腿都发飘,膝盖抖得跟秋风里的芦苇似的。后来王教练过来,手掌轻轻按在我腰眼上,说:“练太极先重站桩,别跟自个儿的身子较劲儿,你得学江水托船——松腰落胯不是偷懒卸力,是给咱身上的劲儿找条正经路走,桩站稳了,拳架才稳。”
那之后我才明白,站桩不是太极里孤立的硬扛,是入门的根基,更是跟身体唠嗑的开始。胯根像家里那扇老木门的轴,先前锈住了似的,站桩时慢慢转开,心里头攒的那些慌劲儿、闷劲儿,竟跟着呼气一点点散了;脚底往地上踩实,像老树根往土里扎,站桩时先前总犯的晕乎劲儿没了,嘴里还慢慢冒了甜水儿;有回站桩到最熬人的三分钟,忽然瞅见自个儿手上的皱纹,倒觉得那不是老了的记号,是岁月盖的邮戳——而我这靠站桩松下来的骨架,就是岁月寄回来的空信封,啥新风景都能装进去,太极拳架也越打越顺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现在,我常带着明湖小区里的姐妹一起练太极,总先从站桩教起,再把这四样“心药”挂在嘴边。
第一样是调息,就跟调琴弦似的,站桩别死熬时间。初学的姐妹跟学弹琴一个理,一次站三分钟正好,弦绷太紧要断,人绷太狠要垮,喘匀了气,桩稳了再打拳才舒服。
第二样是松活,关节要像灶膛里飘的青烟,站桩时别硬拽它,它自个儿慢慢飘,自有方向;打拳时顺着这股松劲儿走,动作才不僵。
第三样是守中,丹田不是硬邦邦的疙瘩,站桩时好好护着它,就跟咱小时候攒零钱的扑满似的,是存咱身子里那股劲儿的地方,养生的人叫它“能量库”,有这股劲儿,太极练着才有力气。
第四样是用意,不管站桩还是打拳,每个动作都得有念想领着,跟姑娘家绣花儿似的,线怎么走、针怎么落,都得走心,心法一顺,身心才都舒展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前几天还见着练太极多年的陈姨在推手,她头发全白了,晨光里一飘,像极了蒲公英的绒毛。她笑着跟我说:“闺女,你记着,站桩把根基扎稳,打拳时再把肩井穴松开,那些堵心的事儿,自个儿就从指尖漏走啦!”
我站在那儿看着,忽然就懂了——咱练太极,从站桩打基础到推手练招式,哪儿是光练拳啊,明明是在整理自个儿的日子。掤捋挤按的时候,把心里的滞涩推开;开合升降的时候,把身上的气血理顺。骨架子像冬天的梅枝,靠站桩练出的稳劲儿,能接住雪的重量却不折;呼吸像海边的潮汐,跟着太极的节奏走,不慌不忙。原来日子过到后头,不是越老越软塌,是靠太极从里到外,熬出一股子柔韧的劲儿。
你往公园角上瞅,那些跟着音乐站桩、打拳、俯仰转身的人,哪个不是把岁月过成了轻风,把沧桑酿成了沉钟?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富豪配资-配资门户官网-中国股票配资网-配资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